找到相关内容107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严法师答:什么叫做易行道和难行道?

    三宝的信仰坚定,对自己的信心笃实,所以,勇往直前,义无反顾,如法修行。   初住位前的十信位中,若遇魔障、业障、烦恼、种种等,尚有退失信心的危险,所以叫做‘有退’。经常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162211732.html
  • 庄严的法具:佛珠

    起源,一般都以《木木患子经》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,佛陀启示波流离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,持念“三宝”之名,用以消除烦恼。 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,但如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966102.html
  • 圆瑛法师:念佛能消业障

    钢圈震响犹如铃声,屠夫一闻,遂即念佛一声;是时有化莲花,托住其叉不触其身,仗承念佛功德力故,即时往生净土。此即念佛能消业障也。 业障乃三之一,依惑障而造业障,由业障而受。你我各各轮回六道,具足...增长。 晋朝奉旨汰僧,帝慕庐山远公之德,敕令庐山不在淘汰之列。时有二僧,一系瞎眼,一则跛脚。此皆业障深重之,恐受淘汰,逃入庐山,哀求远公收录,依教修持,以终暮年。远公令发宏愿,修持念佛法门以消业障。...

    圆瑛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4476162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(3)

    足踏鸟麻怖畏。诵咒时,二中指摇动。至后一遍拍手作声,观彼罪山如瓦塔而倒。问:“罪无实体,云何摧耶?”答:“正谓之无,故今摧之。若决定有,不能摧也。其业障亦有二种:一者业障,二者。其业障中复有现行种子,其现行...业障虽灭,犹存,如本罪人,虽超其罪,苏其刑罚,而身形消瘦,容颜憔悴,兼之久困牢狱,身体饥羸,当施之以汤药,饮食,方尽侧隐之心。今则,身虽无罪,未转,故此以甘露施之,正欲除其也。《月密明点本并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565316.html
  • 企愚:读《坛经》示感

    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今日的众多香客能生欢喜心入寺顶礼膜拜,已是难能可贵、功德无量了。但我深愿他们走出佛寺后,也能时时如此刻的心境,如此则时时居于佛国,也无须担心临终的那一念之不净了。本人深知自己夙重...深而不露的人,也难免于临终的那一念之浊而各呈罪相。因而,佛教十分强调果报,自作自受,因果是丝毫不爽的,因而,那些愈是隐得深的人,愈是对自己骗得深,也使自己堕得愈惨。业报,是别人所替代不来的,因而加持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2240422.html
  • 烦恼菩提

    一麻一麦之苦,方得圆满菩提。而众生日在生死烦恼苦海之中,执迷不悟,不但不能认烦恼为善知识,而且在烦恼中造烦恼。虽稍有觉悟之人,而又不知火里生莲,转识成智之妙义,但种有漏之因,贪求来生福。殊不知,福足以菩提。何以故?福大业亦大,业大则障深,业大障深,更离菩提路远。所以不曰福菩提,而曰烦恼菩提。六祖曰:“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,拟将修福欲灭罪,後世得福罪还在。”此即福菩提之意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5554837.html
  • 略谈“袈裟”和“念珠”

    功德,依《木子经》:“若欲减除烦恼等,当线贯木楼子一百零八颗,常自随带。若行若坐若卧,恒使一心,捏珠称念,佛法僧名。……若能满于廿万遍,身心不乱,无绪谄曲,命终当生第三焰天;衣食自然,常行安乐。...

    沙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3980632.html
  •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(9)

    始终跳不出这个生死轮回的圈,这叫做缠缚;从因上来说,生死的因就是业和烦恼,这个业和烦恼跟绳子一样绑得紧紧的,这就是业系烦恼。这三种叫做业障、烦恼以及。  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:“怎么是...

    省庵大师[著] 益西彭措堪布[讲授]

    菩提心|省庵大师|发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7515081339.html
  • 一心三观

    旨。   一心三观久习淳熟, 其心得住, 于行不退, 以心住行不退, 渐渐猛利, 或随顺得“真如三昧”; 或渐渐深伏微细烦恼, 或信心渐渐增长, 或速成念不退。 唯除其疑惑等等烦恼, 重罪等, 以及我慢等等之, 如是之人, 所不能入。   大乘法要乃吾人本有之一念心, 而止观法所显即吾人“自性清净心”, 亦即“现前一念之心”, 绝诸对待, 无内无外, 无前无后, 无方隅, 竖穹三际, 横遍...

    成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5043230.html
  • 断除二·解脱生死

    是:烦恼,业障,。也即所谓惑,业,苦,这是粗重障碍方面说的。二障则是:烦恼和所知,这包含了微细的法执障碍,前者单就生死这方面而言,后者则属证真还灭这方面而言。 烦恼,也就是五阴炽盛的苦恼;烦,好像火燃于心;恼,则扰动冲击内心,引起身心的起惑造业,感受种种苦,羁系三界,循环不息,因而障阻了菩提的大道。所知,则是微细变流的法执,古人说:「所知不是,被障障所知」!这是因为我们不能...

    妙灯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1146228.html